前言
新世界外傳 by bigcase001
2025-4-3 19:26
3190年,星球環境突變,氣溫非周期性驟升驟降,全球山洪、森林大火頻發,大量陸地被淹沒後冰封。
農作物與牲畜大量死亡、人類食物來源急劇減少,可生存環境收縮,大批人類死亡。
僅中高海拔地區或部分特殊地域,存在可活動空間。
先前的政治文明潰散,幸存者形成以聚集區為中心的城邦式社會,利用遺留的設備和技術生存。
4450年,經過近1300年後,星球環境變化穩定,氣候變化趨於溫和。
人類得以重新發展,並將3190年設定為新世代的原點——新元年,以此紀年。
此刻,人類基因序列變化,擁有強免疫性的基因組出現在男性Y染色體上,而女性基因演變出了隨著生育繁衍需求提升而出現的高頻率的發情期。
男性出生率出現快速下降,整體社會的男女比例出現極大不平衡,平均比例為1:12。部分城邦出現接近1:30的社會男女比例。
由於免疫系統差異,男女壽命產生差異:男性預期壽命64歲、女性預期壽命48歲。
同時,由於近親與血親之間所生育的後代並未發現有任何異常,並在男性後代出生比例上有壹定優勢,部分城邦不再禁止近親與血親直接的生育。
新元2140年,城邦體系趨於穩定,社會經濟開始復蘇,制造業、高科技農業等成為經濟主體,物資開采與搜索成為城邦的主要競爭力,勞動力人口需求增加。
整體星球的地理劃分按照城邦系統重新分割,形成各種規模的城邦,相互獨立且互相合作。
新興的大型城邦系統有13個,中小型城邦近200個,部分城邦之間達成合作,形成35個城邦集合體。
城邦集合體內部流通為信用點,外部結算為物資價值評估的等價交易。
男性由於對於環境的適應性以及勞動力貢獻,對於任意城堡的需求提升;而女性由於其頻發的發情期特征影響到其工作能力,社會價值顯著下降。在整體人類社會中,男性在高科技農業、機械制造、物資開采等主體經濟中起到主要作用,女性在紡織、食品加工等勞動密集型經濟工作。
不論是社會價值還是種族繁衍,男性占據絕對主導地位。